閱讀量:1194
案例:
工作內容:
負責廣汽新車型開發過程中的白車身及關鍵部件的仿真工作,如CCB,轉向系統,副車架等模態分析,接附點動剛度IPI,動力總成支架,及各類電器支架等等模態分析優化,前后門模態及優化,動力總成解耦分析,整車模態分析等。
仿真能力介紹:
白車身模態頻率優化
根據白車身模態靈敏度分析結果,對車體結構進行優化,在提升白車身一階扭轉頻率的同時實現輕量化設計。首先對白車身模型進行模態分析,得到需要進行靈敏度分析的模態階次信息,然后進行白車身靈敏度分析,確定白車身特性響應對板件厚度的靈敏度,包括車身的整體彎扭模態頻率,車身整體剛度等,并通過適當加厚高靈敏度板件,減薄不靈敏板件和負靈敏板件,實現白車身性能的改進。
圖為在車輛開發的后期,在整車的懸置匹配完了之后,我們對整車的NVH水平進行整體評價,通過對比項目開發目標及主觀評價,發現車內的振動噪聲和制動踏板的振動過大,因此需要對車輛的振動噪聲問題進行逆向的排查和優化,應用的方法為測試懸置主/被動端和前圍及踏板的振動加速度信號,對比數據查看是否存在共振,計算懸置傳遞率和隔振率來分析。通過測試主/被動側的加速度信號進行后處理來評價隔振效果。
發現懸置隔振效果不理想,且副車架安裝點的存在共振,多方面的因素引起車內振動噪聲過大。問題主要原因是發動機通過懸置引起的結構振動,在傳遞過程中存在共振。我們通過重新懸置匹配參數來解決這一問題。此類懸置匹配問題一般通過對發動機做傳遞路徑分析,來確定是哪個懸置,哪個方向引起的,并對相應的部位進行優化選型,以改善整車的NVH表現,使其滿足設計目標要求。